助產專業介紹
貫徹執行國家教育、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熟練掌握助產與護理操作技能,能夠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臨床助產、護理、母嬰保健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
助產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護理學以及婦幼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助產專業技能,從事臨床助產和母嬰保健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以助產專業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資格考試。
助產專業培養要求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遺傳、優生優育的有關知識及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法規知識。
3、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觀察和規范地處理正常分娩、正常產褥、新生兒護理及健康指導的能力,能配合醫生進行妊娠診斷、產前檢查。
5、具有對難產及產科急、危、重癥病人初步的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的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進行初步觀察和處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開展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指導的能力。
8、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谱o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服務意識。
10、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規范的職業行為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助產專業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藥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
助產專業課程介紹
護理禮儀
介紹護理人員在儀容、服飾、舉止、言談以及具體工作場所中所應具備的禮儀規范,也是全書的重點所在;第8章介紹了求職禮儀的具體要求,為護理學生畢業分配時提供一定的指導;附篇則介紹了國內外不同國家的禮儀文化,以滿足護理人員對不同文化背景護理的需要。全書文字力求簡明扼要,重點清晰,并結合護理實例進行論述與說明,以便于讀者在較短時間內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得到啟發和教益。
內科護理
《內科護理》是為適應我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在本套教材編審委員會的組織與指導下編寫而成的。本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中等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培養目標,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需求為標準,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辦學理念。全書按162學時進行編寫,正文共10章,內容包括緒論,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風濕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病等常見疾病患者的護理。
母嬰保健
《母嬰保健》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助產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助產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助產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服務對象是孕產婦和嬰兒,尤其是非疾病狀態的孕產婦和嬰兒,其主要職責是維護與促進母嬰健康。本教材就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以母嬰保健為基本課程主線,強調實踐性技能操作,使學生具備從事母嬰保健的職業能力。